天然沸石催化劑在己內酰胺組成中的使用
己內酰胺的傳統(tǒng)工藝采用有毒的羥胺及腐蝕性強的,且發(fā)生很多副產品硫酸銨。新開發(fā)的己內酰胺生產工藝是先將苯部分氫化為,然后在氫型ZSM-5沸石催化劑上水合為;脫氫為環(huán)已酮,再在鈦硅分子篩(TS-1)催化劑上與H2O2和NH3反響生成肟;肟 Beckmann重排成為己內酰胺。
Eni chen公司于1995年和1996年開發(fā)了鈦硅分子篩,并用于肟生產進程,替代了原有雜亂技術,其副產物O2和H2O對環(huán)境無害。在Beckmann重排進程中,傳統(tǒng)工藝以為催化劑。日本住友公司研討了以MFI結構沸石為催化劑的流化床連續(xù)生產工藝,其催化劑為全硅分子篩,反響床層溫度為350℃。反響200h后,當肟轉化率為99.6%時,己內酰胺選擇性為95.7%若在流化床后邊加一固定床,環(huán)已酮肟轉化率可達99.9%以上。
加拿大發(fā)明晰一種儲存太陽能的新辦法,用來為房間供熱,還選用了一種裝滿天然沸石的容器。這種取暖辦法是運用天然沸石簡略吸熱在與濕潤空氣接觸時又能夠放出熱量的原理作納米Tio2光催化劑載體近幾十年來的研討標明,選用納米TiO2光催化降解有機物,具有快速、礦化完全、操作成本低、催化劑價廉、無二次污染等長處,運用遠景寬廣。
目前,人們現已嘗試了用多孔硅膠、陶瓷、玻璃纖維、不銹鋼及活性炭、人造沸石等作為負載納米TiO2的載體,克服了用懸浮相光催化氧化法存在的催化劑易失活、凝集和難分離的缺陷。因為沸石具有均一的孔道,的結構和化學性質,使其作為光催化納米TiO2的載體成為可能。方送生等以橙的光催化降解為反應模型,對TiO2改性天然沸石(沸石/TiO2)的光催化功能及影響要素進行了討論。結果標明,沸石/iO2經200℃處理后具有大的光催化活性,其對橙的光催化降解率與等量的用相同辦法組成的經450℃處理的TiO2純樣適當,其TiO2含量僅為純樣的1/10左右,并且簡略回收重復運用。